2015年4月22日星期三

死命也要上大學,為什麼呢?

死命也要上大學,為什麼呢?

你為什麼讀大學呢?這個問題可以用「贏在起跑線」論來解釋。很簡單,有學位容易找工作。有一點本錢和人爭工作。公司招聘,兩個求職者,一般來說都會找學歷較高的那個嘛。


接着,就引申出「讀什麼?」這個問題。有很多人在大學讀的和工作做的八竿子打不上關係,例如我中學化學老師的大學同學,出來社會後做的是地產經紀。


結論,在香港讀大學是為了「沙紙」(證書)。



當然目光不能太狹窄,我聽過另一個講法是,社會不需要那麼多大學生,因為假設大學生都是高技術要求或未來管理層。最好的例子是大學入學率一百零多巴仙的台灣(入學人數多於應考本地公開試人數)。那麼根據社會需求,就有大學生多了出來,浪費社會資源。換句話來說就是太多大學是浪費。我聽過的講法,有以上的推論,不過再論述下去,卻是截然不同的結論――我們仍應該讀大學。因為讀大學會令社會整體進步和知識水平提升,論述者(其實是周顯先生,只是我找不到那篇文章,只憑記憶寫出來)用的例子是讀了大學的司機大哥會拿時間去寫網誌,拿錢去買書,而非去賭之類的。


再說循環惡化問題,對比一個有錢的城市小孩和沒錢山中小孩。有錢的小孩會獲得較好的教育,用錢學更多的技能,諸如樂器等,可能還能去不同國家看看,認識到的人也是和他差不多的;反之,山中小孩要鑽錢養家,或許不能上學,大半輩窩在山中,怎樣去認識也僅限村裏的人。最後,有錢的孩子會做管理層,沒錢的孩子會是勞工階層的一員。然後,兩個人的後代會循環上述的過程。更嚴重的問題是隨着社會進步、科技進步,造成數位差距等,令兩者的差距隨之愈擴愈大。接受教育,或都說上大學是不二法門,因為這樣促進機會均等,提高了窮人向上流動機會。這也是推行義務教育的原因之一。


說點個人觀點,我反倒着眼在能否從大學課程學到什麼。其實我也有同樣的疑問:讀完某科,然後從事,有什麼意義?上面用了社會需要和社會資料來回答這個問題,我反而想從個人出發。讀大學對你來說有沒有意義?讀大學對你想做的事有沒有直接幫助(不談間接幫助,因為做所有事都可能間接幫助)?或者,換個角度來說,若干年後,你會否因為讀了或不讀大學而後悔?


再延展至一個沒太大關係的話題。上一段提到讀大學對你想做的事有沒有直接幫助,這個問題其實很多學生應該答不出來,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(個人觀察)。大部份學生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。之前聽過一個老師說,若果給你們(學生)阿拉丁神燈,你們也不知道許什麼願。在中學時間忽視的問題,到了大學以為他們在那個長假期會忽然醒覺。


最後,用一段我想到了很久,但無處可用的話作結吧。我不是在讀大學,而是在供學位。


雖然我很不想這樣說,但確實這樣覺得,因為絕大部份人都只有本文第一個結論。


你呢?死命也要上大學,為什麼呢?




註:本文所用例子不含貶意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後記:本來是這篇(死命也要上大學,你真的知道大學在幹嘛嗎?的回應文,只是寫着寫着就偏向一邊了,最後把對方寫的東西忘光了,自說自話,只有題目作為一個標籤。那篇文也很值得看,請務必去看一下。

感謝《聚言時報 Polymer》願意登我的文章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