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1月4日星期日

兼職趣聞

兼職趣聞

(兒童雜誌公司)

1
有小朋友很喜歡公司某小說,問我是不是真的在裏面工作,說很想在這裏工作。

2
我會到不同小學收訂購表。屯門不少學生的住址是深圳、(家長的)聯絡電話是內地電話。也有很少量的學生只會說普通話。
(新聞一直有播導這些事,只是親身體驗又是另一回事。)

(飲品店)

3
挺浪費的糖漿世界。

只有茶葉和鮮奶是真的。奶茶不加錢的話是用奶粉沖的。

話說每次落果糖漿,我都會稍稍覺得噁心,因為太多糖很可怕。

記得上網看讀食品科學的人說,有些事不知道這麼多比較好。當然可以提一下「天然不一定好」這種說法。

補充一下,上網查說一個成年男性每日需要的糖份大概是五十克,女性則是四十五克。全糖奶茶(普通茶)一杯有四十四克果糖,全糖珍珠奶茶則是一杯二十九克(還未算上用糖水浸泡的珍珠。不過話說如果不浸過糖水,無糖的珍珠是很難吃的。)

4
因為是台式飲料店。菜品上的某些是用台灣用語,例如:草莓、巧克力、鳳梨等。

有一次,有一家人,父母帶女兒來。女兒年紀很少,大概三四歲(我判斷年紀很差,總之是很小的小孩)。

父母買完飲品在等的時候,女兒在看着餐牌讀出上面的字。

父母沒料到女兒會讀餐牌,嚇到,過了一會才理解到女兒在說的是菜品上產品名稱(女兒說的是巧克力,父母想了一會才知道是朱古力,再聯想到是在讀餐牌)。

父母鼓勵女兒再讀幾個,然後說,想不到女兒認得的字都不少。

之後下一句話鋒一轉就說菜品上都不少不是廣東話,感概香港就快沒人懂廣東話了。

櫃檯後的我回應說,因為是台式飲品店,所以有不是廣東話的用詞。我又馬上補多一句,教下一代的廣東話就靠你們(家長)了。

我現在回想,才覺得自己幫店家解釋有點奇怪,可能是想表達自己的母語未被侵蝕到這種地步吧。

5
某一次上廁所,進廁所前我眼角看到一個小朋友。

進了廁格,廁所的燈忽然關上,場面一片漆黑。

我很快保持冷靜,因為回想起進來前的小朋友,我說服了自己是那個小朋友的惡作劇,而且上廁所正上一到半,門也關上了,想逃也逃不掉。

不一會,燈重新亮起來。但事情還未完結,我聽到廁所大門打開的聲音。

緊接着,是小孩的笑聲,然後旁邊的廁格門也發出被打開的聲音。

我如廁完畢,走出廁格,走向洗手盆,眼睛不其然望向旁邊的廁格。

旁邊的廁格門並不是完全閉上,只是虛掩,留有一條不大的縫隙。我看了一眼,按奈住好奇心沒有走近廁格從縫隙偷看,洗了個手就離開了。

這個經歷完完全全是經典的鬼片情節。

6
有一晚,一對夫婦偕同一個老女人來到店前。

夫婦來到櫃枱前並沒有立即買東西。

老公低頭往店前地面看,似是在找東西,甚至時而蹲下。老婆則一面沒好氣的看着老公。

我隱約知道老公正在找印花。存夠九個就可以買一送一的印花。我知道有時候因為各種原因,有些客人的印花會在店前的地上出現,有很少量的客人會在地上撿「便宜」。平常見人撿只是匆匆一瞥,因為有其他客人要招呼。那時夜深人靜,店前只有眼前這三人,我覺得饒有趣味地觀看着他們。

老婆大概察覺到我的視線,跟我說他們在找印花,又叫我:「即管笑佢(老公),為咗果幾十蚊,喺到搵。係我阿媽先同你癲架渣。」

老婦人也有低頭找,但相對沒有那麼積極。老婦人沒有回應。

老公站起來反駁說:「幾十蚊好重要架。你諗下如果要買樓,就係差果幾十蚊,無朋肯借比你,就買唔到架啦。」

面對老公理直氣壯的話,老婆翻個白眼,無以為對。

最終,他們好像是有撿到印花,連同自己原本的有九個印花,但他們沒有用印花要一送一。原因是要留待下次點沙冰再用。(沙冰是店裏面最貴的貨品。)

7
我的工作是包括送外賣的。一開始我完全沒有意識到,送外賣是有貼士的。第一次收到貼士是送外賣到一家餐廳的廚房,還要是大額的十四元。(平常多數給貼士的都是不用找續,所以都是幾塊。)雖然只每天只是一元幾塊,但也是小小一件讓人心情愉快的事。

在此呼籲如果可以的話就給一點貼士,大家都高興嘛。另外,如果可以的話,先給整原本的價錢再額外的貼士,因為單純給大紙,不用找當貼士,員工是不怎麼可能從收銀機拿到貼士的。

雖然說貼士是額外的,但因為知道有機會有貼士,如果沒有的話反而有點失落。來兩個例子吧。

一次是送十幾杯到公司,出來的是一個大媽級員工。交收的時候,問我辛否辛苦,是不是兼職。我內心第一個反應是知道我辛苦就給點貼士啊。

另一次是送四十杯。用手推車,雖然我只用過一次,但關於手推車有很多東西都算有趣,就不說大多,唯一要提的是其實比想像中消耗多很多體力,主要原因是地面的磚凹凸不平,還有手推車不算靈活。送四十杯,一共九百多元。見我送得辛苦,他們又買得多,居然沒有貼士。

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變得如此市儈。

8
有客人用英文說自己第一次來香港,問我推薦什麼飲品。我一下不知道怎樣回答,心裏立即想到鴛鴦,因為這裏是台式飲品店,頂多用店內的奶茶和咖啡溝一杯「台式的鴛鴦」。反正之前麥當勞也有港式奶茶加珍珠。

當然一切只是我想,我什麼都沒說出口。最後,那位客人自己決定買什麼。

9
有一次老闆和同事聊起店內的藍牙喇叭,老闆說一天最少站七八個小時音樂、音響很重要。這樣彷如有人跟你說「音樂就是生命」、"no music no life",只是那個不是音樂人而是飲品店老闆。

11有人叫我師傅。雖然我不是沖飲品那個。

12
同事:頭先條女好可愛啊。
我:上啦,去攞電話。
同事:你以為喺外國咩,香港咩社會啊。
我:無恥囉。人無恥便無敵嘅社會囉。上啦。

後記

我還想說說其他關於工作的事。

有個朋友知道我做飲品店,說我是助紂為虐。我問為什麼。他說做一份不開心的工作就是助紂為虐。我問他那有哪份工不是助紂為虐。後來,他知道我是做大型連鎖店話「仲衰」。

飲品店那邊叫我轉正職,月薪一萬四千八,朋友說高,而我讀那個系起薪只有萬二、三,最終我還是沒做。我說因為這些沒什麼特別要求的工作,我幾十年後都隨時可以做。朋友說,這麼樂觀啊,還說,有這麼長命真好。

說起薪金高的工作(?),我弟做萬寧,他跟他的經理開玩笑說他哥找不到工作,請不請他。經理說大學生來當文員月薪有一萬八、九,或是當幾個月正職再轉經理,月薪二萬多,還未算獎金。不知道有多少玩笑還說大。

話說香港月薪中位數是一萬六千八,如果只算男性的話中位數就變成一萬九千一。(當然只有中位數在香港這個財富不平均的城市參考價值不高。)可以說,我只是基層。

我發現人工作後,痛苦很多,需要更多小確辛,或者中二點說,需要更多救贖。例如,我每天期待貼士,還有其他有的沒的。觀察其他人好像也是這樣。

或許年輕人被叫廢青跟我有關,我每天上班七至十一個小時(兼職做得跟正職一樣),一個星期休息一天,回到家是什麼也不想做。那時候我才明白,為什麼那些「得啖笑」的youtuber可以有那麼多人看。我更加深深地佩服那些有一件正職的創作人(不論是作家還是拍片的)。

有朋友說不知道為什麼我返一個月工可以有這麼多東西可以說。雖然說這麼已經說了很一大部份,但還有些沒說,歡迎有空找我聊。

經過一個月的工作,我明白了很多東西。其中最重要的或許是:工作應該滿足四個條件:財務、思想、熱情、意義,但多數都是先找到一份好像不錯的工作,跟自己說先在這份工作待一下,伺機而動看看其他的可能性,一待就是一輩子。這段話出自Neko的這條片影片。話說片頭說人生有三大錯覺:運氣、技術和感情三方面,也大概沒錯。

又說了很多,我常想如果未來的老闆看到這個不知會怎樣,尤其是我的履歷上有寫我的投稿,找到這裏不難。

算了不管了。祝彼此工作愉快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