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大排檔
在大排檔吃飯,有陌生人同枱是平常的事。看其他人,也是在大排檔吃飯的一件樂事。
我時常去的大排檔有兩家。一家在鵝頸橋,一家在學校附近。
鵝頸橋那家,我從小就吃。對,從小,從小學開始,由父親帶我去吃,從只有風扇吃到現在有冷氣,從三十多元吃到四十多元一碟飯。猶記得當初去吃的時候老闆是個上了年紀的爺爺,後來老闆換成年輕的父親。會知道那是父親,因為碰巧和那個兒子是同一所小學,雖然不同班,只是上個同一個課外活動,完全不熟稔。到現在,暑假去吃的時候會看到我那小學同學穿着膠圍裙、水鞋到店裏幫忙,當然他已經不認得我了。
或許在那裏用的肉是經過清真誦經的,那裏挺多或是印度或是巴基斯坦裔的有色人類。雖然說香港是什麼多元共容的社會,但看到和多數人不同,還是會覺得有點奇怪。(總覺得這樣寫有點冒犯。)在大排檔,看到他們和我吃着一樣的招牌菜,就感覺有什麼連繫,覺得大家都一樣,都在香港生活。
在鵝頸橋這家大概算是有名氣,因為不時都能看到遊客。一次印象比較深刻,同場坐着三個人,一對中年夫妻和一個大概三十多歲的女人。他們主要用普通話,偶爾夾雜點英,看起來是外國華中僑。以三個人來說,他們叫的東西算很少,才叫了三、四碟。期間他們聊起這餐不錯。後來,他們埋單,聽到價錢不過一百多元,雙眼瞪大,甚至放光,有點不敢相信。他們完全不相信,這樣的質素,是這種。給完錢,等等找續,他們聊在香港的其他吃飯,也沒有這裏好吃和便宜。價錢對味道是有點影響呢。我這才忽然醒覺,如果有外地的朋友來香港,我一定要帶他們去大排檔。
另一家我熟悉的大排檔在學校附近,是「冬菇亭」。讀了四年書,不是從第一年就去吃,反而是二年級上夜晚課,六點到八點,才偶爾會去吃幾次(晚市也好吃,但價錢不算很便宜)。直到三年級,一群人下課後要吃午飯,經過大排檔,提議試一下。一試,驚為天人,尤其是其中一個印尼炒飯,竟然帶點淡淡的甜味(好像除了第一次,再沒有吃過同樣美味帶甜的印尼炒飯)。味道不差,很便宜的三十多元一個飯,而且飯超多多得吃完,還要學生送汽水。三、四年級吃了兩年,經歷過疑似結業,學生汽水要加錢。疑似結業是三年級暑假看到這單新聞,以為再也吃不了。後來開學,打算去看一眼,再找別的地方吃午餐。冬菇亭不少地方封上圍板,常吃那間地方變少,不過還活着,前面那家(我們晚餐常吃)則封死沒了。四年級下學期,學生叫汽水不再是免費,而要加兩塊(還是比常人的五元便宜),店家說這樣做會賠錢,我們也明白,沒有再叫汽水。
這家大排檔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和朋友想叫盅飯鳳爪排骨飯(那裏除了碟頭飯,還有得一盅兩件飲茶)。當時比較晚,盅飯很大機會賣完,和夥計下單,她說要看看,後來和我們說剛好還有兩個盅,替我們蒸,着我們等等。怎料,另一位夥計大概不知裏,以為那兩盅是餘下沒人要的,有其他客人下單就把僅餘的兩盅拿去。替我們下單的夥計回去蒸爐一看,之後和拿了那兩盅飯的夥計吵了起來。我和朋友都不知道如何是好。後來,只好讓我們叫過別的。
或者其實不止在大排檔,平時吃飯騰出一雙眼,能看到很多。(這樣接有點奇怪,但我不知道怎樣收尾……)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